“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格力电器时的讲话言犹在耳,格力电器便在2019年春晚的舞台上以机器人乐队表演的形式展示了其自主掌握高端装备的实力。事实上,格力进军智能装备不过六年时间,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弯道超车,格力智能装备的发展速度不得不让人赞叹。
不过,“快”显然不是格力智能装备发展的唯一目标。董明珠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在高端装备领域,宁可慢,格力也要坚持走自主创造的路。”
这看似矛盾的一快一慢之间,实则大有深意。
厚积实力才能实现“快”的发展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目前,工业4.0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都正摩拳擦掌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我国是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制造大国,但对外依存度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仍是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的弊病。2013年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但该类消费品主要还是依赖于进口,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几乎被欧、美、日等国企业所垄断。
显然,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但也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要想成为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必须要补齐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短板。也就是说,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已是“箭在弦上”之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格力布局智能装备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在这六年中,格力也取得了格外亮眼的成绩。目前,格力已经逐渐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三大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在智能装备领域研发出了两项“国际领先”技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突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格力智能装备能实现快的发展,背后还有其实力厚积薄发的秘诀。这种实力,来自于格力多年累积出的人才和创新氛围。
在近9万名员工中,格力的科研人员达1.2万名,技术工人有3万多名,这为格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格力还拥有12个研究院,74个研究所、929个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这些则为格力创新提供了条件并营造良好氛围。此外,格力还保持着研发经费“按需投入、不设上限”的良好传统。
笔者认为,格力正是通过自主创新技术,自主培养人才,才积累了强大的创造能力,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智能装备的快速崛起和高质量发展。
坚守自主创新需要“慢”的决心
能实现快速发展当然是值得欣喜的,但若要谋求长久发展,还得放慢步调,扎扎实实走稳每一步。
创新,需要打破传统,需要发掘未来,实在是个难题。而自主创新意味着凭一己之力去打破、发掘,更是难中之难。智能装备技术要求高,投资大且周期长,自主创造难度极高,没有“慢”积累是很难实现“快”发展的。
“难”字当头,“慢”字拦路,不少企业都被吓退,失去信心和耐心,转而收购已经发展成熟的外资企业,试图用资金弥补创新能力的不足。但半路接手的“孩子”并不那么好带。被收购企业的发展状态、管理层波动、核心技术的管理归属、企业文化的冲突等问题都是不稳定因素,收购方往往并不能完全把握主导权。
一个可以对比的例子是,同样以家电起家的美的集团收购了库卡,但库卡首席执行官Till Reuter提前离职,使美的和库卡的发展都陷入了困境。“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这对美的和中国企业来说都是一记警醒。
在这方面,格力则保持着“异于常人”的坚守和坚韧。董明珠曾多次说过:“自主创新才是硬道理”、“买遍技术也只能是跟随者”。因此,格力坚定了“慢”的决心,也把握住了自主创新的关键。
思路决定出路,决心决定成败。如今看来,格力对自主创新“慢”的坚守逐渐显现出了“快”的发展力量。格力智能装备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覆盖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智能仓储装备、智能检测、大型自动化生产线体等10多个领域,服务于家电、汽车、食品、3C数码、建材卫浴等多个行业。依靠自主研发制造的智能装备,格力2016年就已在企业内部完成了生产线的自动化,将企业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10.5%。
保有“宁可慢一步”的决心,格力在智能装备领域跑出了“加速度”。“快”中有“慢”,“慢”中出“快”,希望格力这“快慢之间”的智慧能让更多企业领会出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意义。